> 2025-05-01
經濟部推動智慧車輛產業 整合18項科研成果亮相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於4月23日在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,展出國內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,聚焦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。除了展示法人研發成果,更強調技術落地與產業供應鏈的應用,展現臺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,積極推動智慧移動技術升級。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,近年AI技術進展神速,運用在自動駕駛車輛,將帶領新一波智慧車電產業發展,今年TARC主題館也聚焦於此。亮點包含車輛中心攜手臺灣智慧駕駛產業鏈能量的「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」,整合3大AI智慧系統(AI智慧駕駛、AI智慧座艙與AI智慧資安),已運用此技術實現全球第一輛符合國際標準的Level 3自駕電動巴士,也讓逐漸普及的智慧駕駛技術邁向更高等級。而面對電動巴士推動過程中場站用電與空間資源緊張等挑戰,工研院首創的「智慧充電管理調度系統」結合AI 智慧調控與彈性排程技術,已成功協助中興巴士電巴場站精準調配充電時機、提升空間使用效率,並能支援多種介面,促進電動車隊調度彈性,協助業者有效提升營運效能。此兩項技術均獲得2025年的愛迪生獎(Edison Awards),代表臺灣車電科研成果在國際上也備受肯定。
> 2025-05-01
AISIN攜手禾久貿易 進軍台灣AM汽車零件市場
日本AISIN(愛信)攜手台灣禾久貿易搶進台灣AM(售後維修)市場,禾久貿易4月23日宣布,與愛信集團在台灣子公司慧國工業已就代理愛信售後汽車零件,達成初步共識,未來將共同開拓台灣AM商機。
愛信隸屬於TOYOTA集團,為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,禾久表示,此次將其售後服務產品引進台灣,不僅代表台灣市場對高品質汽車零件的高度重視,也象徵本地產業升級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契機。
禾久說明,慧國擁有深厚TPS生產製造實力與技術背景,禾久則在零件通路經營與市場服務方面耕耘多年,雙方優勢互補,將共同打造一個高效率、高信賴的供應與服務平台,為台灣市場提供更即時、更完善的AISIN售後產品與解決方案。以全方位的售後零部件品項與價位,提供顧客One-StopShopping(一站式購足)的模組化全套服務。
> 2025-05-01
航空石化和交通部產官攜手 啟動SAF減碳元年
在交通部主導之下,華航、長榮航、星宇航空、中油和台塑,攜手桃園、松山和高雄小港機場,4月23日啟動SAF(永續航空燃料) 元年的儀式,國際航線先行,國內航線後發,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,「這只是開始」,追求2030年航空器使用5%SAF的目標,未來也將持續下去,達到2050國際航空淨零目標,不過,航空和石化產業認為,目前因油源有限,SAF產量有待提升,才能
達到需求與供給的均衡。
交通部4月23日下午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(SAF)啟動儀式,由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公司同步在高雄、松山、桃園機場,分別為中華、長榮及星宇3家國籍航空公司的航空器,同步添加SAF,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度在國內添加SAF。
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,在相關團隊的努力之下,4月23日的「SAF啟航 永續飛航」,只是一個開始,這個開始並不容易,未來應該也會很辛苦,重點是要持續做下去,需要生產端和使用端等,共同努力,他特別向SAF的生產端中油、台塑和使用端華航、長榮航、星宇等,表達感謝,共達邁向航空減碳的願景。
> 2025-05-01
貨物稅調降呼聲再起!美對等關稅壓力 台灣稅負偏高引關注
美方近期對我國提出「非關稅貿易壁壘」質疑,包含汽車、酒類的貨物稅,引發台灣是否應調降貨物稅的討論。財政部坦言,若加上關稅與貨物稅,美國車進口台灣稅負最高可達52.5%,遠高於美國對台2.5%的汽車關稅。
經濟部對調降持開放態度,表示可望降低車價、減輕民眾負擔。車輛公會也支持,認為國產與進口車皆受益,不致衝擊產業。有立委更試算,一輛80 萬元進口車,稅金可達近五成,民眾負擔沉重。
財政部則指出,貨物稅調整涉及產業與環保政策,須與相關部會協商,並強調若調降,將一視同仁適用所有進口國。
> 2025-05-01
西進轉向 台塑化擴大開採美天然氣
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棒,且宣示將擴大石油開採,台塑集團未來投資重心由西(中國) 轉東(美國),旗下台塑石化將打先鋒。台塑石化董事長曹明證實,台塑石化美國將擴大對美投資,主要以天然氣開採為主,另預計2026年麥寮港將可接收乙烷,屆時也可擴大對美採購,且在美國乙烯價格供過於求時,透過冷凍船採購美國乙烯回台。
台塑集團投資重心轉向美國,石油和天然氣是川普心中的「液體黃金」。曹明不諱言,台塑化準備擴大對美國天然氣的投資;他說,台塑石化於2007年進軍美國,可動用資金尚有5,800萬美元,目前擁有天然氣井,2018年已開始獲利,只要有好的天然氣開採標的,台塑化就會增資、擴大投資。
> 2025-05-01
2025 Q1台灣電動車銷售Tesla續居冠軍 Porsche躍升前段班
2025年第一季台灣整體新車市場仍低迷,掛牌數未破10萬輛,年減11.2%。但電動車市場表現亮眼,第一季共掛牌6,949輛,年增29.6%,展現逆勢成長力。
Tesla穩居電動車銷售冠軍。雖然3月因Model Y現貨銷售與等待改款,掛牌數年減21.4%,但1、2月皆突破2,000輛,支撐整季成績。
傳統品牌中,Luxgen與BMW仍具市場熱度;Porsche則因Macan Electric熱銷,成功挺進前段班,為高端電動車市場增添競爭力,相較於2024年第一季的206輛,Porsche在2025年第一季總計繳出640輛新車掛牌數,較去年同期增加達210.7%。
整體而言,雖然台灣車市尚未回暖,電動車因產品更新與市場接受度提升,持續展現成長動能,未來發展仍被看好。
> 2025-05-01
2025年第一季 台灣汽車市場掛牌數出爐
2025年第一季台灣汽車市場掛牌數出爐,總數僅99,860輛,較2024年同期下滑11.2%,顯示車市持續低迷。市場龍頭依然由Toyota Corolla Cross 拿下,表現亮眼,年成長達47.2%,穩坐最受歡迎車款寶座。
原本Toyota與Lexus期望包辦前五名,但中華汽車推出的全新輕型商用車J Space表現搶眼,擠下Town Ace,拿下季軍,成為最大黑馬。
回顧2023年台灣新車掛牌數達47萬輛的高峰,車市從2024年起開始轉冷,至2025年開春仍無復甦跡象。外部因素如美國關稅政策與全球股市波動,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。
預估全年新車掛牌數將降至約45萬輛,顯示台灣車市仍需時間調整與觀察。
> 2025-05-01
關稅衝擊OPEC削減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成長預測
受第1季數據和美國的貿易關稅影響,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4月14日調降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預測,並下修今年和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。
OPEC在月報中表示,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每日130萬桶,比上月的預測減少15萬桶。
OPEC也下修了今年和明年世界經濟成長預測。
OPEC在報告中表示:「全球經濟在年初呈現穩步成長趨勢。然而,近期貿易相關動態給短期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帶來了更高的不確定性。」
OPEC對石油需求的看法仍處於產業預測的較高水平,並預計石油使用量將在未來幾年持續上升。而國際能源總署(IEA)則認為,隨著全球轉向更清潔的燃料,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達到頂峰。
> 2025-05-01
川普敦促貿易夥伴多買美國能源以豁免關稅
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緩徵對等關稅後,各國進入為期90天的雙邊協議磋商期,而川普已經對各貿易夥伴提出一個有機會爭取到豁免關稅的選項:採買更多美國能源。
據報導,川普正在敦促貿易夥伴購買更多美國的能源,藉此降低對美國的貿易順差。川普4月7日把「降低美國貿易逆差」和「實現美國能源主導地位」這兩個目標扣連在一起,要求歐盟採購3,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,以抵銷對美國的貿易順差。
美國財長貝森特 (Scott Bessent) 4月8日曾向CNBC 表示,日本、南韓、台灣可能投資阿拉斯加一個大型 LNG計畫,這有可能成為與三國敲定協議的基礎。他透露,台、日、韓將提供融資,並向該計畫大量採購 LNG。
貝森特說:「這可以是他們的另一種選擇,因為這不僅為美國人民提供眾多工作機會,也會縮小貿易逆差。」若無法與美國達成協議,台、日、韓分別面臨32%、24%和25%的關稅。
> 2025-05-01
英國石油擬出售奧地利加油站、車隊業務
英國石油公司(bp)於3月27日宣布,計畫出售其在奧地利的「行動與便利事業」(Mobility & Convenience business), 此次出售案涵蓋超過260座加油站(其中約120座為bp自有資產)、電動車充電設施、奧國境內的車隊業務,以及bp在上奧地利邦首府Linz市燃料碼頭(Linz Fuel Terminal)合資中之持股。
此項出售目前已啟動作業程序,bp目標於2025年第3季前簽訂銷售協議,並於年底前完成整體出售。該公司表示,此舉是全球下游業務調整戰略的一環,bp將進一步聚焦其核心業務,提升營運效益與成長潛力。
bp目前為奧國市占第2大的加油站品牌。
bp近年來陸續調整其在歐洲的零售資產,先後於2022年及2024年分別退出瑞士及土耳其零售市場,並去年宣布擬出售荷蘭的行動與便利事業。
> 2025-05-01
德國煉油業面臨困境,專家建議國家介入經營
德國煉油產業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
濟困境,對柴油、航空煤油及其他產品的需
求難以預測,投資長期延宕,來自印度等價
格較低的外國柴油進口,複雜的經營所有權
結構,以及不斷上升的氣候保護成本,皆使
煉油廠的經營壓力更加沉重。
目前,德國仍是歐洲最大的煉油據點,
每年處理超過1.06 億噸原油,並再加工生
產成柴油、汽油、航空煤油、暖氣燃油以
及化工製品。全德境內12 家煉油廠主要由
Shell、BP、Total Energies 及Eni 等大型跨
國石油集團所擁有,但隨Shell 及BP 等部分
石油業者計劃出售其煉油廠或減少投資,煉
油產業的未來變得更不確定。
專家指出,倘若多家煉油廠關閉,將對
國家的燃料供應產生嚴重影響,特別是對化
工及其他基礎工業的原物料供應。此外,氣
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日益加劇,煉油廠面臨轉型壓力,需要進行大規模投資,以邁向低碳
或淨零排放的轉型過渡。因此,專家建議國
家應積極介入煉油廠的營運,從而確保國家
能源安全與產業供應鏈的穩定。
> 2025-05-01
外媒:TESLA在沙烏地啟用運營中心
據報導, 美國電動車品牌TESLA 於
2025 年4 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啟用運營中心,
顯示該石油之都正推進雄心勃勃之電動車政
策。沙烏地主權基金(PIF) 投資的電動車品
牌Lucid 將成為Tesla 的主要競爭者,沙國
目標2030 年電動車普及率達30%。
沙國制定龐大的電動車計畫,正在投資
超過390 億美元打造世界一流之電動車生
態系統,其中包括汽車製造、電池生產、軟
體及電動車基礎設施等領域之大型項目,
Lucid Motors、CEER、現代、富士康及EV
Metals 等公司積極參與。
沙國要實現其電動車目標還有很長的路
要走,該國連接金融及宗教城市利雅德及麥
加之間,主要東西向高速公路900 公里路段
上無任何充電站。
沙國充電站集中於利雅德等大城市,使
電動車駕駛人難以穿越城市之間的沙漠長途
旅行。除了充電站稀缺性外,還有夏季溫度
超過攝氏50 度將加速電動車的電量消耗速度
等挑戰。
> 2025-05-01
美關稅壓力山大 福特醞釀7月初開漲價第一槍
川普政府對非美製汽車加徵25% 關稅,
已於4 月初生效。據外媒報導,汽車巨頭福
特近日通知經銷商,若關稅持續下去,可能
擋不住成本壓力,醞釀最快在7 月初開出漲
價第一槍。
據報導,美國25% 汽車關稅於4 月3 日
上路,福特已表態,未來可能有調漲車價的
壓力。福特4 月16 日向經銷商表示,目前
尚有舊庫存,可支應短期需求,自4 月初至
6 月2 日的全車系購車優惠活動,仍照常進
行,但若關稅拖太久,原則上7 月初就會漲
價,以合理反映成本。
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 預測,假設美
國車廠選擇將關稅成本灌到售價,未來6 至
12 個月,美國新車售價平均漲幅將達2,000
美元,甚至上看4,000 美元。
川普日前針對非美生產的進口汽車及關
鍵零配件,課徵25% 關稅,僅符合《美墨加
協定》(USMCA) 原產地規則的車用零配件
可暫時豁免,整車關稅已於4 月3 日生效,
車用零件關稅則將於5 月3 日生效。
> 2025-05-01
因應關稅、匯率風險 豐田傳擬在美國生產新型RAV4
因應關稅、匯率風險,日本汽車業龍頭
豐田汽車(Toyota) 新型SUV「RAV4」傳出
考慮在美國生產、供應美國當地需求。
據3 位關係人士透露,豐田汽車正考慮
在美國當地生產新型RAV4。RAV4 為美國
最暢銷的SUV 車款,豐田原先計畫從加拿
大和日本出口新型RAV4、來滿足美國需求,
不過為了迴避美國川普政權關稅政策以及匯
率波動等不確定性風險、因應需求擴大,豐田考慮和現行RAV4 一樣、也利用美國肯塔
基州工廠生產新型RAV4。關係人士表示,
豐田全新改款的新型RAV4 將在今年後半發
表、並將陸續在各個市場開賣。
現行RAV4 大半在加拿大生產、出口至
美國,部分也利用肯塔基工廠和日本工廠生
產,而豐田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廠將自
12 月起生產新型RAV4、供應美國市場需
求,且也計畫從日本出口至美國。
> 2025-05-01
對抗陸廠 商用車廠日野、三菱Fuso傳將合併
據報導,豐田汽車旗下日野、戴姆勒旗
下三菱Fuso 已就合併( 經營統合) 進入最終
協商階段,預估4 家公司最快會在5 月達成
最終協議,豐田、戴姆勒將設立一家控股公
司,日野、三菱Fuso 將成為該家控股公司
旗下全資子公司,而控股公司目標在2026
年4 月在東證Prime 市場掛牌上市。商用車
正進行電動化、自動駕駛等結構性轉型,而
在面臨中國廠商竄起、美國追加關稅情況下,
4 家公司藉由集結技術能力、力求生存。
據報導,豐田、戴姆勒在2023 年5 月底
就宣布將在商用車領域進行合作,日野、三
菱Fuso 將進行合併。而日野、三菱Fuso 原
先目標在2024 年底之前完成合併,不過之
後因日野爆發引擎認證造假問題,導致最終
契約的簽訂時間無限期推延。
調查公司指出,2024 年戴姆勒中大型卡
車銷售量為40 萬7,261 台、全球第2 大( 輸
給中國山東重工的49 萬5,253 台),而日野
銷售量(包含小型卡車、巴士)為13萬199台。
> 2025-05-01
汽車團體籲川普政府暫緩零件關稅避免裁員/破產
美國多個汽車業遊說團體罕見團結一心,呼籲川普政府暫緩實施定於5 月3 日起生效
的汽車零件關稅,並稱零件關稅可能導致「裁
員和破產潮」出現。
據報導,涵蓋經銷商、供應商和汽車製
造商的美國六大汽車業遊說團體4 月21 日
聯合致信美國財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
克,齊聲反對自5 月3 日對非美製汽車零件
徵收25% 關稅。
汽車業團體示警,關稅將打亂全球供應
鏈,引發骨牌效應,導致汽車價格上漲、銷
量下降、維修和保養成本更為高昂。
信中也指出,許多供應商已陷入困境、
無力再承擔額外成本,執意實施汽車關稅,
可能導致產線停工、裁員和破產。
汽車業團體發表聯名信實屬罕見,也反映
關稅戰帶來的衝擊程度;川普已對非美製汽車
實施25% 關稅,並擬自5 月3 日起開徵汽車
關稅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將導致汽車銷量大減
數百萬輛、產業成本增加逾1,000 億美元。
> 2025-05-01
美國福特汽車組裝廠在柬埔寨落成
4 月23 日上午柬埔寨總理Hun Manet
博士主持福特汽車組裝廠在柬埔寨菩薩省正
式落成典禮,總理對建立由美國標誌性汽車
製造商營運的福特組裝廠表示讚賞。渠強調
菩薩省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,包括來自美國、
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投資,並指出該省目前擁
有約400 家工廠。
總理介紹,柬埔寨目前擁有九家汽車組裝廠,並重申柬埔寨政府透過放寬監管要求
( 包括減稅) 來支持投資者,並確保長期政治
和經濟穩定,以及打造非歧視性的投資環境。
如今柬埔寨可以自豪地在服裝、紡織品和汽
車上貼上「柬埔寨製造」的標籤。這對柬國
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
> 2025-05-01
特斯拉中國停止供應 Model S/X進口新車
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, 目前進口車
Model S/X 車型僅顯示「查看現車」按
鈕,不再提供單獨的「訂購新車」選項;而
Model Y和Model 3則繼續顯示「立即訂購」
選項。
這意味著消費者無法再透過官網直接定
製Model S 和Model X 的新車,僅能選擇
庫存現車或二手車。目前Model S 和Model
X 均由特斯拉美國工廠生產,部分Model Y
與Model 3 則於上海超級工廠生產。
目前,Model S 和Model X 交付量在
特斯拉總量中占比微小,今年第一季特斯
拉全球交付量為33.67 萬輛。其中,包括
Cybertruck、Model S 和Model X 在內的其
他車型,合計交付量僅為1.29 萬輛,約為特
斯拉總交付的3.83%;Model 3/Y 交付量為
32.38 萬輛,占比96.17%。
> 2025-05-01
寧德時代發布第二代神行超充與鈉新動力電池
全球最大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4 月21 日
舉辦「邊界覺醒」超級科技日,發表第二代
神行超充電池與鈉新動力電池。神行超充電
池為全球首款兼具800 公里續航與峰值12C
充電倍率的磷酸鐵鋰電池,採超晶石墨、碳
包覆奈米超導等技術,可實現30 秒充電75
公里、5 分鐘充電520 公里,且在-10℃仍
可於15 分鐘內從5% 充至80%。
同時亮相的鈉新動力電池,為全球首款
車規級規模化量產的鈉離子電池,能在-40℃
環境下保持90% 能量, 電芯能量密度達
175Wh/kg,具備逾500 公里純電續航與逾
200 公里混動續航能力,循環壽命超過1 萬
次,支持5C 快充。寧德時代也宣布,鈉新
24V 重卡蓄電池將於今年6 月首搭一汽解放
重卡,並正式量產。
> 2025-05-01
中國新車裝載智慧化座艙 滲透率達73%
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聯合中國汽車
技術研究中心、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等四家研
究機構發布行業研究報告,報告指出,中國
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汽車市場滲透率增
長迅速,目前已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,市場
滲透率已從2021 年的23.5% 增長至2024 年
的57.3%,預計2025 年L2 級( 部分自動駕
駛功能汽車) 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70%。
除此之外,座艙智慧化的重要性也與日
俱增。報告指出,中國新車裝載智慧化座艙
的滲透率攀升至73%,遠高於全球平均58%
的滲透率。另智慧網聯汽車底盤技術,也在
加速從傳統的機械控制逐步轉化為電氣化、
智慧化控制。
目前中國電視產業在新型顯示技術中實
現價值躍升,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融合重構產品生態。電腦行業已在多個前瞻技術攻關突
破算力邊界。家用電器的報告亦提到,智慧
家居、健康家電、零碳熱泵等細分領域成為
增長新引擎。
> 2025-05-01
比亞迪拓日本銷售版圖 今年門市拚增至100家
比亞迪計畫2025 年將日本銷售網擴大至
100 家門市,進一步提高存在感。比亞迪日
本公司社長劉學亮近日表示,該目標一定能
做到,並且還將打造可以供顧客體驗電動汽
車的網點。4 月18 日,比亞迪在日本埼玉市
開設了新門市,店內陳設了「海獅07」等車
型,其係4 月15 日作為在日第四款車型上
市。據悉,目前比亞迪在日本36 個都道府縣
已擁有逾60 家門市。
此外,比亞迪今年內將首次在日本市場
投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。報導指出,日本目
前缺乏電動車專用的充電設施;對此,劉學
亮表示,冀以在家中也能充電的插混車型,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項。
> 2025-05-01
3月全球電動車銷量增近3成;中國暴增、歐州強勁
3月份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大增近3成,
其中,中國銷量暴增、歐洲強勁,而美國銷
售則疲弱。市場研究機構Rho Motion 公布
資料指出,因中國、歐洲市場銷售強勁,帶
動2025 年3 月份全球電動車(EV、包含插
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PHV) 銷售量較去年同
月大增29% 至170 萬台。
3 月份中國電動車銷售量暴增36% 至
100 萬台、歐洲大增24% 至40 萬台,而受
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,美國銷售表現疲
弱、僅成長12% 至20 萬台。
Rho Motion 數據經理Charles Lester 表
示,在美國販售的電動車中、39%為進口車,
而在美國生產的電動車中、約25% 使用進口
電池。受關稅影響,美國部分車廠可能被迫
調整價格或轉移生產。
另外,中國的報復關稅、可能會對電動
車大廠特斯拉(Tesla) 在美國生產的車款造成
影響。Lester 指出, 特斯拉「Model S」、
「Model X」中國售價可能會翻倍。
> 2025-05-01
小鵬首架飛行汽車料明年上市,年銷售目標1萬輛
綜合港媒報導,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、
副總裁王譚表示,小鵬汽車首架飛行汽車「陸
上航母」的量產工廠將於今年第三季峻工,
並同時啟動預售,預計售價為不超過30 萬美
元,年銷售目標為1 萬輛。
王譚指出,飛行汽車首先會在中國銷售,
然後再考慮將銷售範圍擴至中東以及其他海
外市場。他補充,該飛行汽車預計第四季取
得飛行體型號合格證(TC),並於明年正式上
市,啟動大規模交付。
王譚續指,「陸上航母」於今年底有超
過200 個飛行營地聯合營運;明年底則有超
過500 個飛行營地聯合營運。另小鵬汽車董
事長何小鵬今年3 月底表示,小鵬在廣州市
開始了飛行汽車工廠建設,預計年產能可達
1 萬輛,這將是全球首個流水線規模量產的
飛行汽車工廠。